邮箱登录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老龄新闻

高晓兵副部长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老龄工作重要讲话精神高层论坛上的发言

同志们:

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胜利闭幕、全党广泛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之际,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中央高度重视、各界广泛关注的形势下,举行此次高层论坛,对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集思广益加强和改进老龄工作、促进老龄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这里,我着重就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养老服务业创新发展谈几点认识。

首先,应当把讲话放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大政方针中来深刻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治国理政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总书记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重要讲话,是我们党在人口老龄化新时期关于老龄工作的新思想、新论述、新部署,贯穿着唯物辩证法的深刻哲理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很强的与现实针对性,是我们及时科学综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行动指南。我们应当自觉把老龄工作放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来看待,纳入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总体部署中抓好贯彻落实。

其次,应当把讲话放在党中央领导老龄工作的历史方位中来深化认识。“人人都会老、家家有老人”,养老问题涉及到每个家庭和每位老人的切身利益。老龄工作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人民性和实践性。做好老龄工作,不但影响老年家庭的幸福感、获得感,还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影响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老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讲话,反映了新形势下老龄工作的发展变化,系统阐述了党和国家对老龄工作的新认识、新要求。总书记指出,广大老年人是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群众基础,老龄工作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总书记深刻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面临的形势,从思想观念的转变、政策制度的完善、事业产业的发展、体制机制的健全等方面,提出了系统完整的指导方略。学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就应当完整把握讲话的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自觉在各项工作中深化认识并应用于实践。

第三,应当把讲话放在全人类解决人口老龄化这一世界性难题的实践探索中来理解把握。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严峻挑战,每个人口老龄化国家都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方针和应对模式。总书记指出,我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中,要“借鉴国际有益经验,搞好顶层设计”。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要求我们既要合理借鉴吸收世界各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先进理念与模式,又不能照搬照抄国外的做法。要按照总书记对民生保障工作提出的“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思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老年人的需求为本来谋划老龄工作;坚持积极看待老年人的重要作用、科学认识应对人口老龄化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坚持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不作不切实际的承诺,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科学之路。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讲话中11次提及养老服务,并就发展养老服务业进行了专门论述。民政部门正在按照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理清思路,加大力度,着力推进养老服务业创新发展。

一是进一步完善顶层制度设计,促进养老服务体系尽快成熟定型。总书记提出力争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时基本建成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这同样也要求养老服务体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时基本成熟、基本定型。目前,我国初步建立了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为总依据,地方性法规、规章为骨干,《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及配套政策措施为支撑的政策体系,初步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格局,但离总书记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我们一方面要针对目前制约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顶层制度设计,进一步发挥养老服务业在解决老有所养问题上的基础作用,提升养老服务业在应对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贡献率;另一方面要积极联合有关部门推进与老年人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优待、关爱保护等工作,在老龄事业的整体框架下实现多部门协同配合。

二是进一步厘清政府、市场、社会、家庭责任,健全养老服务业发展机制。当前,我国还存在未富先老、未备先老问题,在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探索实践中一些地方出现了政府、市场、社会、家庭职责不清的问题和现象,影响了养老服务业的有序发展,制约了各方资源投入的高效产出。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总书记关于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相结合的要求,立足养老服务业发展国情和需要,着力厘清各方职责,健全工作机制,形成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更大合力。我们的基本认识是,政府主要保基本、兜底线,重点保障高龄、失能、孤寡、经济困难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问题;市场发挥在养老服务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家庭发挥第一责任主体作用,履行好赡养扶养义务,满足老年人晚年生活需要。

三是着力补齐短板,破解养老服务发展难题。我们将坚持需求和问题导向,紧紧抓住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着力补短板、解难题,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步。比如,针对老年人长期照护支付能力不足的问题,推动建立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障体系。未富先老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老年人长期照护的支付能力不足,制约了老年人社会化养老的现实意愿和养老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立相关保险和福利及救助相衔接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的要求,我们迫切需要协调推进两方面工作。其一是配合人社部门开展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试点,重点保障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和安宁疗护等长期照护服务,在养老领域实现养老保险管基本生活、医疗保险管医疗和医疗护理、长期护理保险管失能照护的格局,从制度上解决老有所养的保障问题。其二是在制度格局尚未形成时,进一步推动各地建立健全高龄津贴、养老服务补贴、护理补贴制度,完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发挥政府兜底作用,对特殊和困难老年人的长期照护给予支持。又如,针对部分养老服务机构无照经营、安全隐患多、老年人合法权益受侵害、服务机构运营风险大等问题,健全养老服务监管体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安全是养老服务健康发展的第一块基石,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也是市场经济中政府的重点职能。随着养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加强监管愈发重要。下一步,民政部门要继续完善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制度,推动养老机构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养老服务标准化体系,不断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和行业管理水平。要会同消防、卫生、建设等部门,建立养老服务业综合管理机制。要制定养老机构服务合同示范文本,推动建立养老机构综合责任险、老年人意外伤害险等,形成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发展养老服务行业协会,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再如,针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农村养老服务、社会力量参与等养老服务业发展短板问题,深化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在社区居家养老方面,到2020年,符合标准的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等服务设施要覆盖所有城市社区;9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包括养老服务在内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站点,力争实现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基本养老服务覆盖所有社区居家老年人。“十三五”期间,要利用中央财政支持开展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进一步探索总结和推广应用符合国情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经验,推进社区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协调发展。在农村养老服务方面,加强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和互助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五保供养机构成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重点解决好留守、高龄、失能等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织密织牢农村基本养老服务保障网。推动建立农村老年人留守关爱服务体系。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方面,要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推动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措施,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要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不断提高社会办养老机构的比例,提高床位利用率。到2020 年,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5-40 张,护理型床位达到30%以上。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是新时期做好养老服务工作的政治要求和实践指引,各级民政部门将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增强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不断推进养老服务业创新发展。在此,也真诚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办法。

谢谢大家!